亞細亞專欄

首頁 亞細亞專欄
合夥相關案例分享 Nov 18, 2022
柯佑宣 | 行政助理

案例事實1

甲於民國(下同)94年4月28日聲請對○○事務所(合夥)核發支付命令,乙原為○○事務所之合夥人,然業已於90年6月5日聲明退夥,嗣支付命令因○○事務所之代表人丙未提出異議而確定,甲持系爭支付命令為執行名義,聲請對乙實施強制執行程序。則乙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之1第1項規定提起異議之訴,主張非執行名義效力所及,請求撤銷強制執行程序,是否有理由?

法院判決1

「合夥人以約定或決議,委任部分合夥人執行合夥事務,而使此部分合夥人於執行合夥事務之範圍內,對於第三人為其他合夥人之代表,則以合夥團體為原告或被告,提出與合夥事務有關之訴訟,而由此部分合夥人代表合夥團體者,可認為此部分合夥人係經其他合夥人授予訴訟實施權,基於任意訴訟擔當之法理,為其他合夥人為原告或被告,依民事訴訟法第401條第2項、強制執行法第4條之2第1項第2款規定,應認此確定判決之既判力、執行力擴張及於其他合夥人。惟合夥人退夥後,對於其退夥前合夥所負之債務,依民法第690條雖仍應負責,然已不具有合夥人身分,則於其退夥後,以合夥團體為原告,提出與其退夥前合夥事務有關之訴訟,雖由執行事務之合夥人代表合夥團體,但無從基於任意訴訟擔當之法理,認該確定判決之既判力、執行力可擴張及於已退夥之合夥人

「確定判決雖僅令合夥團體履行債務,但合夥財產不足清償時,自得對合夥人執行,司法院院字第918號解釋固有明文,惟該解釋對其所謂合夥人之範圍究為如何,並未明示。推之法理,法院所發支付命令係命合夥給付者,乃命組成合夥之合夥人負責,早已退出合夥者,非法院所發支付命令所命給付之對象,自非支付命令之效力所及。

結論1:乙之主張為有理由。

 

 

 

案例事實2

A為保全其對B合夥及合夥人C、D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向法院聲請並獲准就B合夥及合夥人C、D之財產實施假扣押。嗣法院依C、D之聲請,命A於七日內起訴,A即對B合夥及合夥人C、D提起本案訴訟。於訴訟中A撤回對C、D之起訴,C、D因而依民事訴訟法第529條第4項規定聲請撤銷關於C、D部分之假扣押裁定,法院裁定准如所請,A不服提起救濟。

法院判決2

原審法院以如下理由駁回A之抗告

假扣押債權人於法院裁定命其起訴之期間,以合夥團體為被告所提之訴訟,得否認係對於債務人(各合夥人)之起訴,以債權人對於債務人之財產聲請假扣押時,是否主張合夥財產不足清償債務,債務人就債權人所欲保全之請求應負補充之連帶責任而定

A於假扣押聲請狀及本案民事起訴狀均未主張合夥財產不足清償債務時,C、D就A所欲保全之請求應負補充連帶責任,嗣A既已撤回對C、D之本案起訴並僅以B合夥為被告,則以A未依限起訴為由,撤銷C、D部分之假扣押裁定,並無不合。

最高法院則認為A之再抗告為有理由

按合夥財產不足清償合夥之債務時,各合夥人對於不足之額,連帶負其責任,為民法第681條所明定。又依司法院院字第918號解釋意旨,命合夥團體履行債務之執行名義,於合夥財產不足清償時,得對合夥人之財產執行。…對於合夥團體之執行名義,實質上即為對全體合夥人之執行名義,於合夥財產不足清償時,得據以執行合夥人之財產,實務上自無於合夥團體之外,再列合夥人為共同被告之必要。

是債權人主張合夥團體對其負有債務,並以合夥團體及合夥人為債務人,聲請假扣押裁定後,如對合夥團體已提起本案訴訟,並於起訴狀內載明該合夥團體之合夥人為何人者,債權人既得持該案勝訴確定判決執行合夥人之財產,自應認其提起本案訴訟之效力,一併及於合夥人之補充連帶責任,尚不以於書狀內表明「合夥財產不足清償債務,債務人應負補充連帶責任」等文字為必要。

 

A對B合夥及C、D聲請假扣押裁定時,業於假扣押聲請狀內敘明B合夥係由C、D合夥經營,故意不法侵害伊之財產,應對伊負損害賠償責任等情,嗣A提起本案訴訟時,亦於起訴狀內載明相同意旨,就此,能否謂A於聲請假扣押裁定及起訴時均未請求C、D負合夥人之補充連帶責任,非無疑義。

 

A果已就C、D應負之補充連帶責任聲請假扣押裁定,縱其嗣後僅以B合夥為被告提起本案訴訟,惟其書狀業已載明C、D為B之合夥人,該案勝訴確定判決之既判力及執行力均擴張及於C、D,於B財產不足清償時,並得持以執行C、D之財產,即與對C、D提起本案訴訟無異,C、D當無依民事訴訟法第529條第4項規定,聲請撤銷假扣押裁定之餘地。

結論2:更審法院採最高法院見解,廢棄原裁定,駁回C、D在第一審之聲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