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勞保「高薪低報」可能面臨刑事責任!
在目前臺灣的勞資環境中,勞保「高薪低報」是非常常見的狀況,也許是雇主為了節省開支,也或許員工為了少被扣一些保費,但高薪低報對勞工朋友們的權益會造成什麼影響呢?雇主又將面臨那些法律責任呢?
一、 高薪低報使勞雇雙方每個月的保費負擔減少
按照勞工保險條例第6條,原則上年滿十五歲以上,六十五歲以下之勞工,受僱人數在5人以上的單位,雇主就必須幫勞工投保勞工保險,而保險費用原則上是由雇主負擔70%、勞工負擔20%、政府負擔10%。勞雇雙方因為投保的薪資級距不同,每個月繳納的勞保費會大幅降低。
二、 勞工未來可請領的保險及退休金給付將減少
雖然以低於實際薪資的級距投保,勞工仍具有勞工保險的身分,也可持續累積其投保年資,但如果當勞工在請領保險及退休金給付時,由於均是以投保的薪資為基準來計算給付金額,若長期高薪低報,將使勞工的請領的給付金額大幅減少。
三、 雇主將面臨的法律責任
勞保高薪低報,雇主不僅必須賠償勞工因此所受損失,被主管機關追繳、裁處罰鍰,還有可能面臨刑事責任!
(一) 行政罰鍰及民事責任
依勞工保險條例第72條第3項之規定,雇主違反規定,將投保薪資金額以多報少或以少報多者,自事實發生之日起,按其短報或多報之保險費金額,處四倍罰鍰,並追繳其溢領給付金額。勞工因此所受損失,應由雇主賠償之。
(二) 刑事責任
可能涉犯刑法第215條的「業務登載不實罪」、刑法第216條的「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及刑法第339條第2項的「詐欺得利罪」,刑度為3年以下或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近年來勞工權益逐漸受到重視,勞工朋友們不僅要學會保護自己,也應注重自己職場上的權益,遇到雇主高薪低報的情形,建議先盡快對雇主反應,倘未獲適當處理,可以檢具相關資料向勞工保險局提報檢舉,若勞工因此受有損害(例如已請領保險及退休金給付,而金額因此有短少),亦可依法向雇主請求損害賠償。司法上雇主因高薪低報遭判刑的判決越來越多了,日前某知名伴手禮店老闆也因此遭判有期徒刑5月,緩刑2年,可見司法越來越重視這一區塊,各位雇主請務必遵守法令規定,切勿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