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ny因自我喜好及對寵物的熱愛,在家養了隻中型犬Doggy,平日裡Penny下班忙完都會固定帶至附近公園散步及廁所,順道讓整天待在家裡的犬隻透透氣及運動一下。
某日,Penny一如往常下班牽繩遛狗,剛好碰上節慶小孩在一旁河堤放煙火慶祝,陣陣煙火聲讓Doggy嚇得性情不如往常溫馴,就在Penny邊散步邊划手機回覆訊息沒有留意時,
Doggy瞬間掙脫牽繩,周遭也同在公園運動的附近鄰居恰巧看到,馬上共同協力要幫忙把狗抓回來。詎料,受驚緊張的Doggy,在慌亂之中突咬了鄰居一口,試問:如果發生自家寵物咬傷周邊鄰人,飼主所需承擔的相關法律責任為何?!
關於飼養寵物不慎傷人,侵害到他人權利的部分,可簡單分成以下相關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
依照刑法第284條之規定:「因過失傷害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根據本實務案例,協助抓狗而受傷的鄰居,在法律上屬於「人」,而「人」如因寵物之飼主,未盡好寵物管束注意義務,導致所飼養之寵物傷害到他人,則可能構成刑法傷害罪,需負擔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
依照民法第190條第1項之規定:「動物加損害於他人者,由其占有人負損害賠償責任。但依動物之種類及性質已為相當注意之管束,或縱為相當注意之管束而仍不免發生損害者,不在此限。」本條所稱之「占有人」是為管理動物之人,即為「飼主」,當動物造成他人身體或財產上的損害時,飼主須對此承擔法律上民事賠償責任。
自家寵物咬傷他人事件層出不窮,如在日常生活中不幸遭遇動物攻擊,有效維護法律上自身權益自我保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畢竟,法律不保護讓自己權利上睡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