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子是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不論是學生、上班族還是外地打拼的人,幾乎都有租屋經驗。每當簽訂租約時,房東常常會要求房客繳交一筆押金,通常是一到兩個月的租金金額。這筆押金的目的是為了保障房東,避免房客在搬走前欠租或破壞屋況。但現實中,常有房客遇到退租時房東百般刁難,藉各種理由不退押金,遇到這種情況時,其實法律上是可以保障你的權利的。
法律上,押金是屬於「擔保」性質的款項,也就是說,這筆錢是你履行租約義務的一種保證。如果你準時繳租,搬走前也好好清理、沒有破壞房子,房東就應該在退租時把押金退還給你。然而,實務上有些房東會用各種理由不退或少退押金,例如:牆壁有點髒要重漆、水管有點舊要維修、房子還沒找到新租客不能退押金等等。如果房東沒有實際損失,只是想找理由扣減退還的押金,我們可以用一些芳是要回本屬於我們的押金。
首先,可以透過有文字記錄的方式連繫房東,例如用LINE或Email來聯絡,講清楚自己已經搬出、租金也付清,要求對方儘快返還押金。這些對話記錄在日後處理爭議時,能派上用場。如果房東堅持扣押金,卻沒有合理的理由,或法律上的依據,那就可以考慮其他更有實質效力的手段,例如:調解或訴訟。多數縣市的區公所或法院都設有免費的調解委員會,你可以去申請調解,請求第三方協助處理。
若調解不成,也可以透過訴訟的程序要回租金。只要你的押金在十萬元以內,就可以提起小額訴訟。這種訴訟程序相對簡單,但仍要準備好租賃契約、對話記錄、搬入時的照片等證據,若有證據足以證明房東沒有受到實際的損害或損害額與扣除的押金顯不相當,就有機會拿回應得的押金。
當然,最理想的情況還是事先預防。租屋前一定要看清楚租約條款,有沒有寫明押金的退還方式與時間點;入住與搬出時記得拍照留證,讓雙方都無可爭議;與房東的溝通最好留文字記錄,而非只靠口頭約定。這些小動作可以在發生糾紛時保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