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併購是企業經營中常見的發展方式之一,不論是拓展市場、取得技術,或是強化競爭力,併購都是一個重要選項。不過,併購涉及龐大資金與複雜的法律關係,稍有疏忽,就可能陷入財務或法律風險。
一、前期準備與協商
在正式進入收購前,雙方需先有初步接觸與意向的建立:
(一)初步洽談與意向書
收購方與目標公司或其股東先行洽談,並簽訂「收購意向書」,建議同時簽署「獨家談判協議」,以避免在談判過程中資訊外流,或被第三方搶先談成。協議內容通常包含:併購意向、支付擔保、商業秘密保護、資訊披露義務,以及違約責任等。
(二)專業團隊組成
併購並非單一專業就能完成的工作,往往需要律師、會計師、評估師共同組成專案小組,檢視財務報表、契約、債務、人事及稅務等。此外,也常會聘請會計師規劃股份轉換比例,並處理後續登記事宜。
(三)法律風險掌握
目標公司需提供完整資料,如資產負債、人事勞動、組織架構等。收購方則需特別注意是否有隱藏的債務、進行中的訴訟、經營是否合法,或是否涉及外資審查等。
二、實務上應注意事項
三、併購流程
根據臺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的整理,完整併購流程分為下列四個階段:
(一)規劃階段
(二)協商階段
(三)執行階段
(四)整合階段
公司併購並非價格談定就能完成,而是涉及法律、財務、管理、人事文化的複雜工程。若前期準備不足、盡職調查不完整,併購後可能面臨隱藏債務、人才流失或市場價值縮水等問題。因此,企業在進行併購時,應謹慎規劃、尋求專業協助,才能降低風險、提升併購成功率。